一、覆膜砂及廢(舊)砂行業主管部門與監管體制
中國鑄造協會是覆膜砂生產和廢(舊)砂再生行業自律管理組織,主要負責相關產業及市場研究、參與相關法律法規、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的研究、技術標準的起草和制定、產品質量的監督、提供信息和咨詢服務、行業自律管理。
各省市級鑄造協會為當地行業自律管理組織,負責對本地鑄造企業的基礎資料進行調查、統計、分析、整理;向政府提出有利于鑄造行業振興和發展的經濟、技術政策及行業規劃的建議;協助政府對鑄造行業實施宏觀調控;溝通和協調會員單位間的聯系以及境內外的交流和合作。
全國鑄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我國鑄造領域的標準化技術管理工作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鑄造領域標準化的國內對口管理工作。
二、覆膜砂及廢(舊)砂行業相關政策
覆膜砂及廢(舊)砂行業相關政策
政策名稱 |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相關內容 |
《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 | 2013年 | 國務院 | 明確要求“深化廢棄物綜合利用。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鼓勵產業聚集,培育龍頭企業” |
《鑄造行業準入條件》 | 2013年 | 工信部 | 明確規定了采用砂型鑄造工藝的企業應配備舊砂處理設備,并且對各種舊砂的回用率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定,這也利好舊砂回收處理行業的發展 |
《鑄造行業“十三五”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 2015年 |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 | 重點技術包括:(1)開發高強度、高硬化速度、無污染和低成本新型鑄造粘結劑及其配套的固化劑;(2)研制常溫流變性、高溫抗粘砂性、低成本、多功能的鑄型涂料;(3)解決混有樹脂芯砂的粘土砂、水玻璃砂和堿性酚醛樹脂砂等舊砂再生回用的工藝和設備 |
《鑄造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 2016年 | 中國鑄造協會 |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提高鑄造產業集中度,實現規模向效益轉變。到2020年,我國鑄造企業數量預計從目前的2.6萬余家減少至1.5萬家以內,占企業總數量30%的鑄造企業約4,500家的鑄件產量將會達到鑄件總產量的8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龍頭骨干鑄造企業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 2018年 | 國務院 | 實施工業綠色生產,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總量趨零增長。全面實施綠色開采,減少礦業固體廢物產生和貯存處置量。以煤炭、有色金屬、黃金、冶金、化工、非金屬礦等行業為重點,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因礦制宜采用充填采礦技術,推動利用礦業固體廢物生產建筑材料或治理采空區和塌陷區等 |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 2018年 | 中共中央國務院 | 促進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加強科技創新引領,著力引導綠色消費,大力提高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綠色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培育發展一批骨干企業 |
關于印發《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的通知 | 2019年 | 國家發改委 | 1.2.4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制造;1.7.2廢舊資源再生利用 |
關于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和《“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試行)》的函 | 2019年 | 生態環境部 | 分析在現有社會經濟和管理機制條件下,主要類別固體廢物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對照《試點方案》提出的目標要求,從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實現城市管理與固體廢物管理有機融合,最大程度減少固體廢物產生、推動資源化利用,保障安全處置防控環境風險的角度,梳理法規標準、政策制度、技術裝備、市場經濟手段、績效評價、政績考核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分析主要原因 |
《關于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鑄造產能的通知》 | 2019年 | 工信部、發改委、生態環境部 | 重點區域新建或改造升級的高端鑄造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并將產能置換方案報送當地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鼓勵有條件的重點區域地區建設綠色鑄造產業園,減少排放;同時引導鑄造產能向環境承載能力強的非重點區域轉移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 2019年 | 國家發改委 | 第十四類機械第25條鑄造用樹脂砂、粘土砂等干(熱)法再生回用技術應用第四十三類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第15條三廢綜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第20條城鎮垃圾及其他固體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工程第22條節能、節水、節材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開發、應用及設備制造 |
《鑄造企業規范條件》(T/CFA0310021—2019)團體標準 | 2019年 | 中國鑄造協會 | 針對行業現狀,瞄準國際先進,規定了鑄造企業的建設條件與布局、企業規模、生產工藝、生產裝備、質量管控、能源消耗、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及職業健康和監督管理規范條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 2020年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障公眾健康,維護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該法,強化固廢管理制度建設。 |
《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 | 2021年 | 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 | 到2025年,煤矸石、粉煤灰、尾礦(共伴生礦)、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農作物秸稈等大宗固廢的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利用規模不斷擴大,新增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0%,存量大宗固廢有序減少。 |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 | 2021年 | 國務院 | 推進工業綠色升級,加快實施鋼鐵、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紡織、造紙、皮革等行業綠色化改造。推行產品綠色設計,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加強再制造產品認證與推廣應用。建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促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 |
《鑄造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 2021年 | 中國鑄造協會 |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速推進鑄造行業向綠色智能化方向發展,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綠色鑄造技術研發及推廣應用,加快行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形成適用典型鑄造工藝和不同產品的智能制造成熟模式。進一步提高鑄造產業集中度,到2025年,鑄造企業數量較十三五末期預計下降20%,形成10個以上具有示范效應的產業集群(園區),實現產業集中度和聚集度的進一步提高。 |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 | 2021年 | 國家發展改革委 | 聚焦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工業副產石膏、尾礦、共伴生礦、農作物秸稈、林業三剩物等重點品種,推廣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先進技術、裝備,實施具有示范作用的重點項目,大力推廣使用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建設50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和50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研報

2023-2028年中國覆膜砂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2023-2028年中國覆膜砂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主要包括行業企業經營策略研究分析、市場競爭策略建議、發展預測及投資前景分析、投資建議及觀點等內容。
查看詳情
責任編輯:王樹彤_HN306
【版權提示】華經情報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huaon.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