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大量相關政策支持信息安全產業發展。2016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網絡安全法》,標志了等級保護制度的法律地位。2017年,工信部發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到“十三五”末信息安全產業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0%以上的目標。2019年5月,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核心標準《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正式發布。
《網絡安全法》的發布、《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的上報、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系列標準的發布,標志著我國等級保護制度進入2.0時代。等級保護2.0把包括傳統網絡安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工業控制、大數據等在內所有新技術納入監管,增加了云計算安全擴展要求、移動互聯安全擴展要求、工業控制安全擴展要求、物聯網安全擴展要求,以及新型網絡攻擊防護、集中管控、郵件安全防護、可信計算、個人信息保護以及安全服務等方面要求。
綜上,網絡安全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相關政策指引推動我國網絡安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發行人將積極響應國家網絡安全的政策指引,不斷提高自身研發能力與產品質量,更好地滿足國內網絡安全領域的需求,不斷為我國網絡安全做出貢獻。
一、行業監管體制及政策法規
網絡安全行業主管部門及政策法規
部門 |
性質 |
相關職能 |
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 主管部門 | 著眼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統籌協調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及軍事等各個領域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研究制定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推動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設,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主管部門 | 擬訂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指導軟件業發展;擬訂并組織實施軟件、系統集成及服務的技術規范和標準;推動軟件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指導、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主管部門 | 綜合分析高技術產業及產業技術的發展態勢,組織擬訂高技術產業發展、產業技術進步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統籌信息化的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組織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聯合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 主管部門 | 依法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
國家商用密碼管理辦公室 | 主管部門 | 主管全國商用密碼管理工作,包括認定商用密碼產品的科研、生產、銷售單位,批準生產的商用密碼產品品種和型號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保密局 | 主管部門 | 負責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的保密工作,負責對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審批和年審,組織實施對通信及辦公自動化保密技術檢查,負責對涉密計算機網絡的設計、施工單位進行資格審查,對從事涉密信息系統集成的企業資質進行認定 |
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主管部門 | 在信息安全技術專業領域內,從事信息安全標準化工作的技術工作組織負責組織開展國內信息安全有關的標準化技術工作。主要工作范圍包括:安全技術、安全機制、安全服務、安全管理、安全評估等領域的標準化技術工作 |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網絡安全行業主要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
文件名稱 |
發布單位 |
生效時間 |
主要內容 |
《數據安全法》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2021.09.01 | 確立數據分級分類管理以及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數據安全管理各項基本制度;明確開展數據活動的組織、個人的數據安全保護義務,落實數據安全保護責任;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規定支持促進數據安全與發展的措施;建立保障政務數據安全和推動政務數據開放的制度措施。 |
《GBT22240-2020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2020.11.01 | 為適應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工業控制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應用情況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開展,替代原GB/T22240-2008標準,從等級保護對象定義和定級流程等方面進行補充、細化和完善,形成新的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標準。 |
《貫徹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指導意見》 | 公安部 | 2020.09.22 | 深入貫徹實施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強化網絡安全保護工作協作配合。 |
《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 國務院 | 2020.07.27 | 從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研究開發政策、進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識產權政策、市場應用政策、國際合作政策等方面給出了一系列的支持和鼓勵。 |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 |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商務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 | 2020.04.27 |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進行網絡安全審查。網絡安全審查堅持防范網絡安全風險與促進先進技術應用相結合、過程公正透明與知識產權保護相結合、事前審查與持續監管相結合、企業承諾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從產品和服務安全性、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等方面進行審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2020.01.01 | 為了規范密碼應用和管理,促進密碼事業發展,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制定的法律。是中國密碼領域的綜合性、基礎性法律。 |
《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2019.12.01 | 為了配合《網絡安全法》的實施,同時適應新技術(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應用情況下等保工作的開展,新標準針對共性安全保護需求提出安全通用要求,針對新技術(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應用領域的個性安全保護需求,形成新的等?;疽髽藴?。調整各個級別的安全要求為安全通用要求、云計算安全擴展要求、移動互聯安全擴展要求、物聯網安全擴展要求和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擴展要求。 |
《關于促進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 工信部 | 2019.09.27 | 著力突破網絡安全關鍵技術,加強5G、下一代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等新興領域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分析,大力推動相關場景下的網絡安全技術產品研發。支持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技術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應用,著力提升威脅情報分析、智能監測預警、加密通信等網絡安全防御能力。 |
《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發展規劃》 | 工信部 | 2019.06.30 | 工信部與北京市政府決定建設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根據規劃,到2020年,依托產業園帶動北京市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拉動GDP增長超過3,300億元,打造不少于3家年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骨干企業。到2025年,依托產業園建成我國網絡安全產業“五個基地”:1、國家安全戰略支撐基地;2、國際領先的網絡安全研發基地;3、網絡安全高端產業集聚示范基地;4、網絡安全領軍人才培育基地;5、網絡安全產業制度創新基地。 |
《網絡安全漏洞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 | 工信部 | 2019.06.18 | 網絡產品、服務提供者和網絡運營者發現或獲知其網絡產品、服務、系統存在漏洞后,應當遵守以下規定:(一)立即對漏洞進行驗證,對相關網絡產品應當在90日內采取漏洞修補或防范措施,對相關網絡服務或系統應當在10日內采取漏洞修補或防范措施;(二)需要用戶或相關技術合作方采取漏洞修補或防范措施的,應當在對相關網絡產品、服務、系統采取漏洞修補或防范措施后5日內,將漏洞風險及用戶或相關技術合作方需采取的修補或防范措施向社會發布或通過客服等方式告知所有可能受影響的用戶和相關技術合作方,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威脅信息共享平臺報送相關漏洞情況。 |
《公安機關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規定》 | 公安部 | 2018.11.01 | 規定明確公安機關依法對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網絡安全義務情況進行的安全監督檢查的對象、內容和程序以及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的法律責任。 |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 | 公安部 | 2018.06.27 | 內容涉及支持與保障、網絡的安全保護、涉密網絡的安全保護、密碼管理、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其中,征求意見稿擬將網絡分為五個安全保護等級,擬規定未經允許或授權,網絡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數據和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雙方約定收集、使用和處理數據和個人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損毀其收集的數據和個人信息,不得非授權訪問、使用、提供數據和個人信息。 |
《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威脅監測與處置辦法》 | 工信部 | 2018.01.01 | 積極應對嚴峻復雜的網絡安全形勢,進一步健全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威脅監測與處置機制,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 | 國務院 | 2017.08.13 | 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相關技術攻關,為構建安全可靠的信息消費環境提供支撐保障。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深入推進互聯網管理和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加強移動應用程序和應用商店網絡安全管理,規范移動互聯網信息傳播。 |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2017.06.01 | 為了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 |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研報

2023-2028年中國網絡安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2023-2028年中國網絡安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主要包括行業發展趨勢及影響因素、投資方向與風險分析、發展環境與渠道分析、市場策略分析等內容。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