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監管體制
激光器行業的主管部門主要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負責制定行業的產業政策、產業規劃,組織制定行業的技術政策、技術體制和技術標準,并對行業發展方向進行宏觀調控。
在行業自律監管方面,激光器涉及的行業協會主要包括中國光學學會及其下屬各專業委員會。協會的主要職責有: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及科技交流,組織學術討論和調查研究;參與制定行業技術規范,根據行業發展和需求,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建議;普及科學知識,促進社會與光學相關行業的企業發展,開展青少年科學技術教育活動;開展科學論證、咨詢服務,提出政策建議,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接受委托承擔項目評估、成果評價,參與技術標準制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和認證;開展民間國際科學技術交流活動,促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發展同國外的科學技術團體和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二、激光器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
激光器是激光加工設備的核心器件,激光設備應用非常廣泛,涉及材料加工、通信、科研軍事、醫療美容等多個領域。激光產業是國家長期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支持該產業的發展。
激光器行業主要產業政策
時間 |
部門 |
產業政策 |
相關內容 |
2020年 | 科技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基金委 | 《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 |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對關鍵核心技術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給予長期支持。重點支持人工智能、網絡協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點基礎材料、先進電子材料、結構與功能材料、制造技術與關鍵部件、云計算和大數據、高性能計算、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地球觀測與導航、光電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種、高端醫療器械、集成電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等重大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
2017年 | 工信部 | 《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動計劃(2018-2020)年》 | 推動智能再制造成形與加工裝備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加快研發應用再制造舊件損傷三維反求系統以及等離子、激光、電弧等復合能束能場自動化柔性再制造成形加工裝備等。鼓勵應用激光、電子束等高技術含量的再制造技術,面向大型機電裝備開展專業化、個性化再制造技術服務,培育一批服務型高端智能再制造企業。 |
2017年 | 工信部和發改委等十二部門 | 《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 | 提升增材制造裝備、核心器件及軟件質量。提升激光/電子束高效選區熔化、大型整體構件激光及電子束送粉/送絲熔化沉積、液態金屬噴墨打印等增材制造裝備質量性能及可靠性;提升高光束質量激光器及光束整形系統、高品質電子槍及高速掃描系統,大功率激光掃描振鏡、動態聚焦鏡等精密光學器件、高精度陣列式噴嘴打印頭/噴頭,處理器、存儲器、工業控制器、高精度傳感器、數模模擬轉換器等器件質量性能。突破數據設計軟件、數據處理軟件、工藝庫、工藝分析及工藝智能規劃軟件、在線檢測與監測系統及成形過程智能控制軟件等增材制造核心支撐軟件。 |
2017年 | 發改委 | 《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 | 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高性能激光器、高性能全固態激光器件、光纖激光器件、固態激光材料、稀土激光晶體、激光導引小車(LGV)、激光衛星通信應用系統、高性能的激光手術器、醫學激光治療儀、準分子激光退火設備、半導體激光器件。 |
2017年 | 科技部 | 《“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 強化制造核心基礎件和智能制造關鍵基礎技術,在增材制造、激光制造、智能機器人、智能成套裝備、新型電子制造裝備等領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與裝備產品;面向航空航天、高端裝備、電子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醫療儀器等戰略新興產業的迫切需求,實現高端產業激光制造裝備的自主開發,形成激光制造的完整產業體系,促進我國激光制造技術與產業升級,大幅提升我國高端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的國際競爭力。 |
2016年 | 國務院 |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 突破鈦合金、高強合金鋼、高溫合金、耐高溫高強度工程塑料等增材制造專用材料。搭建增材制造工藝技術研發平臺,提升工藝技術水平。研制推廣使用激光、電子束、離子束及其他能源驅動的主流增材制造工藝裝備。加快研制高功率光纖激光器、掃描振鏡、動態聚焦鏡及高性能電子槍等配套核心器件和嵌入式軟件系統,提升軟硬件協同創新能力,建立增材制造標準體系。在航空航天、醫療器械、交通設備、文化創意、個性化制造等領域大力推動增材制造技術應用,加快發展增材制造服務業。 |
2016年 | 國務院 |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 | 開展高性能金屬結構件激光增材制造控形控性等基礎理論研究,攻克高效高精度激光增材制造熔覆噴頭等核心部件,研發金屬、非金屬及生物打印典型工藝裝備,構建相對完善的增材制造技術創新與研發體系;開展超快脈沖、超大功率激光制造等理論研究,突破激光制造關鍵技術,研發高可靠長壽命激光器核心功能部件、國產先進激光器以及高端激光制造工藝裝備,開發先進激光制造應用技術和裝備。 |
2016年 | 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 半導體大功率高速激光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超高速半導體激光器、調制器等設計、制造與工藝技術;高速PIN和APD模塊、陣列探測器、光發射及接收模塊、非線性光電器件等設計、制造與工藝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
2015年 | 國務院 | 《“中國制造”2025》 | 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創新發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重點開展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人才培訓等工作。到2020年,重點形成15家左右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
2013年 | 科技部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以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制造領域2014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 | 面向我國對高性能和大功率激光器的迫切需求,研究基于新型光纖結構的超窄線寬、超低噪聲單頻光纖激光器、高端光纖激光器關鍵功能器件等關鍵技術,研制8-10千瓦量級高功率和高能量的光纖激光器,在典型應用領域實現高端光纖激光器的應用示范。針對高端裝備發展對微型金屬慣性開關、安保機構、點火靶微孔的需求,攻克金屬UVLIGA(紫外光-光刻電鑄成型)的設計制造關鍵技術、飛秒激光脈沖序列微納加工的關鍵工藝技術及系統集成技術,研發出飛秒激光脈沖序列微納加工裝備和批量化微型金屬慣性開關與安保機構產品,支撐我國高端裝備發展。 |
2012年 | 工信部 | 《電子基礎材料和關鍵元器件“十二五”規劃》 | 重點發展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高功率氣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紫外激光器,推進高性能的紅外焦平面器件、高分辨率砷化銦鎵(InGaAs)探測器產業化。 |
2011年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五部委 |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 | 將光集成和光電集成器件、半導體激光器件、光纖激光器件、高性能全固態激光器件、新型多功能激光治療設備、激光雷達、激光衛星通信系統、大功率光纖激光器、激光精密加工技術和設備、激光切割技術和設備,激光焊接技術和設備、激光熱處理和熔覆技術及設備、激光強化技術和裝備、激光復合加工技術和裝備、激光加工基礎裝置和系統、激光測量儀器和校準標準儀器等列為重點領域。 |
2006年 | 國務院 |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 將激光技術列為重點支持和部署的前沿高新技術行列。 |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研報

2023-2028年中國激光器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規劃建議報告
2023-2028年中國激光器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規劃建議報告,主要包括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部分企業運行分析、投資與發展前景預測、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
查看詳情